水水嫩嫩小绿腰潍县青萝卜
  • 公司相册
    产品分类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 潍坊小绿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潍坊小绿腰潍县萝卜生态农场
  • 鸢飞路店:鸢飞路与胜利街南60米路东
  • 生态农场:月河路与泰祥街西500米路南
  • 客服电话:4006-191-161
  • 手机:15863616161
  • 电话:0536-8269161 / 8897861
  • 网址:www.xiaolvyao.com
  • 邮箱:xiaolvyao09@126.com
  • 邮编:261061
    新闻中心

    《乡村季风》,小绿腰专访

    山东卫视《乡村季风》来潍坊了!!老萝卜玩起了新时尚,进宾馆、开新宴,还上了淘宝,有了微信。“小绿腰”萝卜掌门人周显军话不多,种萝卜卖萝卜却是把好手!不光个个儿长得俊,吃起来也都香甜清脆味道足。乡村季风特别节目“农家新语”带您到潍坊,去尝尝正宗潍县萝卜,听一听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故事!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老牌三农栏目“乡村季风”来到潍坊采风潍县萝卜代表品牌“小绿腰”,为潍县萝卜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愿以此为契机,将最好吃的潍县萝卜奉献给全国各地的消费者。

    • 潍坊好萝卜 自然小绿腰 绿、脆、香、甜

    • 【原产地】

    • 潍坊小绿腰潍县萝卜生态庄园位于潍县萝卜原产地保护区内(潍城区月河路与泰祥街路口西600米路南),庄园遵循“源于自然、崇尚自然”的有机理念,精选良种,精心培育,所产萝卜细长青绿、皮薄质嫩、水嫩脆甜,深受海内外宾客喜爱,是您居家待客,商务馈赠之首选佳品。

    • 【老味道】

    • 潍县萝卜自古以来就是进京贡品,郑板桥曾诗曰:“东北人参凤阳梨,不及潍县萝卜皮,今日厚礼送钦差,能驱魔道兼顺气”。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加之独特的种植管理技术,使小绿腰萝卜具有那种地道、清香、久违的味道。品后口齿留香,心旷神怡。有诗赞曰:“细腰三寸绿,小脚半只白,满腔青春气,翘首贵人来

    • 【全营养】

    • 不是所有萝卜都叫小绿腰”,小绿腰生态庄园采用“豌豆还田”作绿肥,腐熟发酵大豆作基肥,种植过程中施以富含钙、镁、硒、硼等元素微肥,采用黄色粘虫板、驱虫灯等物理灭虫方式、全园采用微喷,全程有机防控,产品不仅安全健康,而且营养丰富,具有高钙、高钾、富硒、富锌等出类拔“脆”之处。

    • 【心服务】

    • 我们将坚持“用心培育 精心管理 全心服务” 的理念,在传承和创新潍县萝卜文化的同时,致力于为全国消费者提供最好品质的产品。

      全国客服:4006-191-161

    • 网 址:www.xiaolvyao.com

    • 淘宝链接:https://shop101325439.taobao.com/


    • 潍坊小绿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种植,销售正宗潍县萝卜的“乡土企业”。公司秉承敬畏、创新、专注、良心的核心价值观和为人类健康而努力,为文化传承而奋斗"的历史使命,致力于打造潍县萝卜第一品牌,做潍县萝卜代言人和领导者。公司在潍县萝卜原产地保护区拥有大型生态农场,在潍坊市区开设专业卖场及配送中心,公司以品牌化、标准化的运营模式,在专注于潍县萝卜品质的同时,致力于潍县萝卜产业的升级拓展及文化传播,为远离乡村、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提供原汁原味、特质化的地道“乡土产品”,使大家能够品味到“那种久违的味道”。


    •   潍坊是山东半岛地区传统农业生产强市,优良的土壤和特殊的气候赋予了潍坊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产就了许许多多广受历史达官、当今百姓喜爱的优质土特产品。潍县萝卜是潍坊市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较高社会声誉的优质土特产品之一,俗有“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县萝卜皮”之美誉。它可做菜可生食,尤以生食为佳,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注释道“萝卜乃蔬菜中最有益者”,经常食用可起去痰、消热、解暑、健脾、理气、助消化之效。潍县萝卜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清代乾隆年间所修《潍县志》中已有详细记载。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曾以此上贡,并题词:“东北人参凤阳梨,难及潍县萝卜皮。今日厚礼送钦差,能驱魔道兼顺气。”为潍县萝卜赋予了独特的文化特性。


    •   为更好的挖掘,开发这一优秀的地理产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潍坊小绿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2002年起专门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研发,在潍县萝卜原产地保护区内建成了大型潍县萝卜生态农场,通过提纯复壮精育良种,采用豌豆还田作绿肥,腐熟发酵大豆做基肥,全程有机防控,全园采用微喷技术,借鉴传统种植经验,严格按照标准化、生态化种植模式精致培育,所产萝卜细长青绿,水嫩脆甜,品后口齿留香、神旷心怡,深受海内外消费者喜爱和推崇,是人们居家待客,馈赠亲友,商务往来之首选佳品。潍县萝卜在2006年被国家质检总局评定为“地理标志产品”,同年“小绿腰”商标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小绿腰通过连锁经营,开设网店,参加展销会,举办采摘文化节等多种营销渠道,为潍县萝卜品牌的拓展及文化传播做出了不懈努力,成为了广大消费者心目中潍县萝卜的首选品牌,也成为了业内领军品牌。在中国潍坊潍县萝卜文化节,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中国潍坊国际风筝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山东糖酒会、青岛农产品交易会和青岛潍坊周等展会上,“小绿腰”潍县萝卜广受欢迎,有诗赞曰:“小脚半只白,细腰三寸绿,满腔青春气,翘首贵人来”。


    潍县萝卜的起源

    贾思勰《齐民要术》关于萝卜的记载

    萝卜是我国最古老的蔬菜之一,在古代又称雹突、紫花菘、莱菔、罗服、萝菔等,其根称支罗服或萝菔根,其子称之为萝菔子。唐代丘光庭所著《兼明书》卷五中提到:“近读《齐民要术》,乃知蔓菁是萝菔苗,平生之疑涣然冰释,即医方所用蔓菁子、皆萝菔子也。汉桓帝时年饥,劝人种蔓菁以充饥;诸葛亮征汉,令军人种萝菔。则萝菔蔓菁为一物,无所疑也。”    另注:在古代白菜、芜菁、油菜和萝卜统称为“菘”,只是到了北魏的《齐民要术》才把它们一一分开。    葑古书上指“蔓菁”、“芜菁” 因而《诗经》国风鄘风桑中:“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中的葑很有可能是最早关于萝卜的记载了。



    郑板桥与潍县萝卜

    清代著名大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山东范县、潍县做过十多年知县。为官期间,他不但在勤政爱民方面政绩卓著,在廉洁自律方面也堪称楷模。这从他写给其弟的家书中,可以略见一斑。

      在清代,领导干部退休后政府是不安排住房的。所以郑板桥在潍县知县任上,家乡的弟弟就写信给他,要改建家中的老屋。这件事本属正常,但郑板桥却担心这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立即回信劝告其弟暂不改建。他在信中说:因仕途中人蓄姬妾,置田产,更进而大兴土木,建筑高堂华厦,行道者见之,必窃窃私语曰:郑某一介寒士,侥幸成名,得为百里侯,谁谓狂士作官,要名不要钱,苟不搜割地皮,艳妾华厦自何而来?

    他怕群众看到他家修理房屋会跟其他官员大兴土木联系在一起,以为修房的钱一定是贪污受贿而来。其实,群众并不了解实际情况,他们不知道郑板桥为人写字作画的稿费每年有3000两之多,十年加起来已有3万两了。除买地花去1万两,他想将剩下的两万两改建一下故居的房屋,以做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之用。这钱完全是他劳动所得,丝毫花不着纳税人的银子。但即使这样,他仍怕遭人误解,玷污自己的清名:

      ……犹恐招摇耳目,惹启悠悠众口,以贪名污我。我纵不能只饮民间一杯水,不取民司一文钱,以清廉自矢,然贪赃枉法,则我岂敢!

      除改建房屋外,在置地上郑板桥也表现出高度自觉。当时,为了维持家用和退休后养老,一些政府官员常常置办一些田产,购置的数量政府并无严格限制。但郑板桥买地却坚决按通例办事,不多占一分一寸。他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中写道:

      吾家业地虽有三百亩,总是典产,不可久恃。将来须买田二百亩,予兄弟二人,各得百亩足矣,亦古者一夫受田百亩之义也。若再求多,便是占人产业,莫大罪过。天下无田无业者多矣,我独何人,贪求无厌,穷民将何所措足乎!或曰:“世上连阡越陌,数百顷有余者,子将奈何?”应之曰:他自做他家事,我自做我家事,世道盛则一德遵王,风俗偷则不同为恶,亦板桥之家法也。

      跟许多人买地只顾自己不管他人不同,郑板桥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无地的穷人,认为多买了地就是占了别人的产业,就是莫大的罪过。他的这一信条,既不为别人的贪婪所动摇,也不因世道的盛衰而改变。

      郑板桥为官,不光自己清清白白,还特别痛恨别的官员贪污腐败、搞不正之风。每遇贪官污吏敲诈勒索,他便毫不客气地予以“回敬”,并引以为戒。

      有一次,一个钦差大臣到山东视察工作,在各地捞了不少好处。当他来到潍县时,虽知郑板桥为官清廉,但仍不肯罢休,千方百计地暗示,想从郑板桥那里捞点“外快”。郑板桥也心领神会,待钦差要离开潍县时,便派人给他送去一个大礼盒。钦差见大礼盒沉甸甸的,料定里面一定装了不少白银。待送礼人走后,他兴高采烈地打开礼盒一看,立即傻了眼!原来,礼盒里装的不是银子,而是一些潍县特产大萝卜!里面还附了郑板桥写的一首诗:

      东北人参凤阳梨,难及潍县萝卜皮。今日厚礼送钦差,能驱魔道兼顺气。

    钦差看了又气又恨,立即想报复郑板桥,但又苦于一时抓不到把柄,只得哑巴吃黄连,把一腔怒气憋在心里,灰溜溜地返回京都。

      郑板桥的廉洁自律虽然受到统治阶级内部的嫉恨、排斥、打击,使他最终丢官,但他却深得民心,得到众多百姓的爱戴。当他61岁那年从潍县知县任上被免职返乡时,无数乡民夹道送行,号哭挽留,不少人送出上百里远。郑板桥也深受感动,挥笔画竹题诗,赠给潍县的父老乡亲: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真是铁骨铮铮、大义凛然!这是郑板桥对潍县人民的离任交代,也是他光明磊落、清廉淡泊的人生态度的最好诠释。

    浏览次数:4471 发布日期:2015-12-7 14:14:13